足跟的骨質、關節、滑囊、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均可以導致足跟痛。常見的為跖筋膜炎,往往發生在久立、長期行走工作者或慢性輕傷者中。足跟痛多由肝腎陰血以及精氣虧虛所致,也可以由長期冒雨涉濕,感受寒冷邪氣而使局部揚起凝滯不行,久則寒凝血瘀或氣血阻滯不通導致疼痛。肝主筋、腎主骨、肝腎虧虛,復感風寒濕邪火慢性勞損便導致經絡瘀滯,氣血運行受阻。足后跟為足少陰腎循行之處,腎陰、腎陽或腎精不足都可致此病的發生,臨床多見于老年患者。
[常見艾灸處方]
1、太溪、昆侖;2腎俞、命門、關元。
專家提示
注意足后跟局部的保暖,避免接觸濕冷的環境,足后跟的鍛煉和適當的按摩有利于足后跟局部經絡氣血得運行,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和防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