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 帝曰:如夫子言可矣,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?岐伯曰:陽明者,五臟六腑之海,主潤宗筋,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。沖脈者,經脈之海也,主滲灌溪谷,與陽明合于宗筋,陰陽總宗筋之會,會于氣街,而陽明為之長,皆屬于帶脈,而絡于督脈。故陽明虛則宗筋縱,帶脈不引,故足痿不用也。
【譯文】 黃帝說:先生所談的痿證我認為是很好的,但醫論上說治痿證應獨取陽明,是什么道理呢?岐伯說:陽明屬胃,是五臟六腑營養的源泉,能夠潤養宗筋,宗筋主約束骨骼而使關節滑利。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,主輸送營養以滲灌滋養肌腠,與陽明經會合于宗筋,故此陰陽二脈總統宗筋諸脈,會合于氣街,氣街為陽明脈氣所發,故陽明為諸經的統領,它們又都連屬于帶脈,而絡系于督脈,所以陽明胃脈虧虛則宗筋縱緩,帶脈也不能收引,因而兩足痿弱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