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滑脫的病因:
1 . 病理性骨折,系全身或局部病變,累及椎弓、峽部、上、下關節突,使椎體后結構穩定性喪失,發生病理性滑脫。局部骨病變可以是腫瘤或炎癥。腰椎滑脫的病因有哪些?
2 . 疲勞骨折或慢性勞損,從生物力學角度分析,人體處于站立時,下腰椎負重較大。導致前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質相對薄弱的峽部,長期反復作用可導致疲勞性骨折及慢性勞損損傷。
3.先天性遺傳因素,腰椎胎生時有椎體及椎弓骨化中心,每側椎弓有兩個骨化中心,其中一個發育為上關節突和椎弓根,另一個發育為下關節突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。若兩者之間發生不愈合,則形成先天性峽部崩裂(spondylolysis),又稱為峽部不連,局部形成假關節樣改變。行走以后由于站立可使上方的脊椎向前滑動,稱為脊椎滑脫(spondylolisthesis);也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發育異常,而產生脊椎滑脫,其峽部并無崩裂。
4 . 退變性因素,腰椎滑脫的原因:由于長時間持續的下腰不穩或應力增加,使相應的小關節發生磨損,發生退行性改變,關節突變得水平,加之椎間盤退變、椎間不穩、前縱韌帶松弛,從而逐漸發生滑脫,但峽部仍保持完整,故又稱假性滑脫。多見于50歲以后發病,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3倍,多見于L4,其次是L5椎體,滑脫程度一般在30%以內。
5 . 創傷性,腰椎峽部可因急性外傷,尤其是后伸性外傷產生急性骨折,多見于競技運動現場或強勞動搬運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