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椎病分型根據病理損害和臨床表現,分為神經根型、脊髓型、交感型、椎動脈型四個基本型。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時稱為混合型。
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于椎間盤突-出或膨出,在椎間孔水平壓迫和刺激頸神經根所致。在各型中發病率最高,約占60%~70%,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。神經根受到刺激和壓迫,出現充血和水腫并繼發炎癥反應,是產生臨床癥狀的主要原因。
交感型頸椎病主要由于頸椎存在節段性不穩定,使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受到刺激,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。其臨床特征為交感神經所支配的全身各個系統的功能失調,包括心血管、消化道、視覺、聽覺、位置覺、體溫調節等功能紊亂。
由于椎動脈表面富含交感神經纖維,當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時常常累及椎動脈,導致椎動
脈 的舒縮功能異常。因此交感型頸椎病在出現全身多個系統癥狀的同時,還常常伴有比較明顯的椎動脈系統供血不足的表現。椎動脈型頸椎病常因頸椎節段性不穩定造 成椎動脈扭曲并受到擠壓、或刺激其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使椎動脈痙攣,出現椎動脈血流瞬間變化,導致椎—基底動脈供血不全而出現癥狀。因此不伴有椎動脈系統 以外的癥狀。
我們從頸椎病的自然病史中觀察到,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頸椎病均有一定的自限 性,即使不采取特殊治療手段,有時患者的癥狀也可以逐漸減輕甚至緩解。這可能與不穩定導致的局部損傷因素、神經結構受到刺激等有關,造成臨床癥狀的病理因 素是退變和繼發性創傷反應等對神經組織的刺激,常常是可以逆轉的。
脊髓型頸椎病是由于脊髓受到突出的椎間盤或/和椎體后緣的骨贅壓迫所致。研究證明,慢性壓迫可以導致脊髓不可逆性損害。臨床研究發現,脊髓型頸椎病的手術療效與病程和脊髓損害程度密切相關,病程越長、脊髓損害越重者,療效越差。
將頸椎病分成上述四型,不僅有助于了解頸椎病的病理損害,同時可以指導選擇 治療方法。脊髓型頸椎病一旦確診應當積極手術,而其他各型頸椎病應當積極采取保守療法,只有個別患者出現①保守治療無效或反復發作;②癥狀明顯并嚴重影響 患者生活和工作;③出現嚴重的神經根損害表現時才需要手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