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骨是人體最大的跗骨,主要由松質骨構成,其周圍僅有一層較薄的皮質骨包繞。人體站立時,跟骨位于最低位,受重力影響血液回流緩慢,有利于細菌在該骨停留繁殖,是跟骨骨髓炎的病因之一。特別在跟骨體部中心,骨小梁稀少的三角區,含有豐富的骨髓,是跟骨結構的薄弱處,因而是跟骨血源性骨髓炎易發部位。
跟骨骨髓炎,起病急驟,常伴有高燒、跟骨腫脹。由于骨內壓增高,跟骨劇烈痛、壓痛及叩痛。早期斷層攝片或CT掃描可見局灶性密度降低區。由于該處為松質骨,血運豐富,很少有死骨形成。隨病變進展,可有較多鈣質沉著及新骨形成,骨密度增高。
成人骨骺閉合后,血源性骨髓炎則多發生于紅骨髓集中的椎骨、髂骨或跟骨。在該處形成病灶,并向四周擴展。由于跟骨骨膜緊密而堅固地附著其上,故在膿腫穿破前很少形成較大的骨膜下膿腫,穿破皮質后很容易形成竇道。